人社部取消領取社保待遇資格集中認證,不用自己證明自己還活著了
發布時間:2018-07-05 15:52:36 瀏覽次數:
近日,一段“九旬老人社保年審,家人抬著爬上三樓”的視頻,引發對退休人員領取養老待遇要進行生存認證的爭議。5日上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宣布,將全面取消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集中認證,這意味著,退休人員終于不用每年到社保部門報到,“自己證明自己還活著了”。
據了解,過去,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類似“年審”,退休人員每年要到社保部門去“認證”,證明自己還活著,這樣才能領取養老金,而且每一次“認證”的有效期限為十二個月,如果第十三個月開始沒有“認證”了,就自動停止發放養老金。這樣做的初衷是防止有老年人身故之后,家人沒有及時將信息上報,或者故意漏報、瞞報,仍然以老年的名義冒領養老金。事實上,在多年前,各地確實出現過很多這樣的案例,老人去世后,家人冒領養老金長達數年,數額多達十幾萬元,有的還偽造醫療票據,以老人的名義騙取醫?;?。這種騙取社?;鸬男袨樯嫦舆`法,也嚴重危害了基金安全,對其他參保人員來說也極不公平。
而為了杜絕這種冒領的現象,保障社?;鸬陌踩?,社保部門展開了領取社保待遇資格認證工作,很多地區都要求退休人員每年在規定的時間內到社保部門辦理認證,需要采集指紋或者錄入面部影像,而很多退休人員年事已高,行動不便,或者身患重病,去社保部門折騰一趟非常艱難,甚至有被家人抬過去的。還有不少退休人員并不在參保地生活,而是隨子女在外地居住,他們也要每年專程往返一趟辦理認證,費盡周折。另外,也有一些五六十歲的老年人雖然已經退休,但是他們身體還算硬朗,仍在外地打工,每年也要為了回老家去打個指紋或者掃個臉耽誤工作。這些都讓人們對領取社保待遇資格認證屢屢發出抱怨之聲。
據了解,此前已有一些地區在這方面開展了探索,簡化資格認證手續。比如通過遠程視頻進行人臉識別,或者社保部門和民政部門的系統對接,民政部門如果錄入了某人死亡的信息,社保部門也會第一時間知曉,從而停止這名參保人員的社保待遇。
為此,人社部5日表示,人社工作與群眾利益緊密相連社會高度關注。近期,針對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集中認證工作不夠人性化的問題,人社部把全面取消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集中認證作為加強行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創新服務手段,構建以信息比對為主,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與遠程認證服務相結合的認證服務模式,“寓認證于無形”,不再要求參保人在規定時段到指定地點進行集中認證,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目前,各地均已抓緊組織實施,全面停止了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工作。但是,要說明的一點是,開展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是從制度上保障基金安全、維護全體參保人員合法權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人社部將在進一步強化便民服務各項舉措的同時,依法依規嚴查冒領社會保險待遇的行為,加強風險防控,從源頭上堵塞漏洞,切實維護社?;鸢踩?。
對于取消集中認證是否會產生更多的冒領、欺詐?人社部表示,取消資格集中認證并不是說就不進行認證了。而是構建信息比對為主,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和遠程認證相結合的認證模式,讓群眾不用跑就能完成、開展信息比對認證。同時,還將進一步加強管理,“堵后門、斷后路”。